临公子很喜欢《教父》里的一句台词:
在一秒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事情本质的人,自然不是一样的命运。
很多人以为,是否看清本质这取决于不同的思维能力。这么说当然也没错,但在思维判断之前,还有一种看似寻常、但不太容易拥有的技能——
屏蔽能力。
太多困扰源于人们没有意识到:你吸收的信息,是需要经过屏蔽和筛选的。
70%以上纠结的问题,其实压根没意义,只会让你浪费时间在自己营造的困境里兜兜转转。
01
最近有位读者说,他认识一个体制内员工,听说职务之便灰色收入几十万。而自己在小私企,累死累活月薪不过7、8千,非常不甘心。
“公务员就是腐败,难怪那么多人想考!”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忿忿不平。
怎么说呢,一来,很多人看到的只是未经证实的个例。“我认识一个人”、“我听说一件事”就能成为足够的证据,进而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二来,就算是真的,这和是不是体制内没啥关系,任何行业,都有不称职、不合格的从业者。
此类问题你可能也经常看到——
以为当个公务员,就是钱多事少有灰色收入;
以为当个医生,就能天天收大红包;
以为做互联网的,随便年薪都是50万起跳。
把噪音当成是主旋律,并坚定地信以为真。
我们现在每天打开手机,总能看到极富视觉冲击力的标题、引燃八卦之魂的娱乐圈花边传闻、形形色色危言耸听的小道消息,无时无刻不在吞噬着我们的注意力。
时常有人问我,临公子,某某事件你怎么看?
我多半没什么看法。
许多新闻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个例总是戏剧性的,才令人印象深刻,不值得你高亮置顶去推敲。
如今的资讯服务甚至还懂得投你所好,你多看几篇如何赚钱发财的内容,系统就开始挑选些“致富秘笈”推送给你。看多了,你的思路就开始定型了,愈发觉得挣钱很容易。
这种“照单全收”的输入方式,不仅让人上瘾,还让人迷失在光怪陆离的迷雾中。
就像人们都喜欢吃垃圾食品,哪怕吃得再多,营养也极其有限。想要营养均衡,首先要有选择性地摄入对吧?
网络工程里有个GIGO原则(Garbage In Garbage Out)。
意思很简单: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也是垃圾。我们所获得的数据,大部分都属于低价值的数据。
习惯接受一些未经证实过的信息,并喜欢到处传播的人,自然很难输出有价值的观点。
屏蔽无用的信息噪音,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更是养成独立思考的底层配置。
第二,降低切换成本后,时间的利用率更高。
以前呢,我总认为多线程任务是件很酷的事。你看,我同时在做A+B+C+D,等于赚到了对吧?
实际上,每次切换任务都是有“切换成本”的。
加利福尼亚大学Gloria Mark的研究表明,人们在工作时如果被打断,要恢复之前的状态平均需要25分钟。
我们常说的多线程,其实是指快速来回切换。就比如我在码字时,如果转去刷一会视频,再和朋友聊几句话,想重新回到码字状态就需要不少时间。
看似高效,实则相互干扰。
多切换几次,你的时间精力就消耗得差不多了。最后发现好像忙了一天但也没做成几件事。
设法营造独处环境,将专注力提纯后放到最重要的那件事上,这恐怕是提高一件事情的完成率和完成质量最有效的方式。
03
我们在做决策时,抗干扰能力就更加重要。
人么,骨子里都是有从众心理的,耳边声音一多,内心的声音就愈发微弱,结果就做出随波逐流的错误决定。
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曾设计实施过一个实验,他让自愿者走进实验室,与5名“托儿”共同参与一个判断。
实际上判断超级简单:比较线段长度。
那些线段差异很明显,一眼就能判断出来。奇妙之处在于,当5名托儿故意异口同声地说错答案时,真实的实验者马上动摇了。
结果,实验中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
04
这年头百花齐放,纷繁嘈杂。在我看来,一个人如果不懂得隔离喧嚣,将很容易被撩拨得心态失衡。
朋友小张说得有道理,隔壁老王说得也没毛病,同事Tony说得也顺理成章,再一打开手机APP,五花八门的真假新闻、姿态各异的观点看法,全部混在一块儿糊你一脸。
你懵不懵?
绝对两眼放空啊!
《精要主义》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当我们丧失选择权的时候,别人会替我们作出选择。所以,要么慎重地选择有所不为,要么不由自主,任人摆布。”
对成千上万的声音来者不拒,只会让你沦为毫无价值的垃圾桶,再被人轻易地带跑节奏。
只有先做到注意力的断舍离,你的大脑才有空间和余力去投入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希望我们能搭建起属于自己的屏蔽网,从纷纷扰扰中筛选出值得吸收的信息,拥有属于自己的声音。
看得更清晰,活得更清醒。
—END—
以上就是关于《灰色收入是什么意思(灰色收入的意思解释)》的答疑相关内容,希望能够解决大家的疑惑,今天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有更多疑问,请移步至百科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