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真情留不住, 唯有套路得人心”,听上去不符合传统价值观,但却是很多事实经验的总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际关系的内在准则。
▍真情的传递是有难度的
每个人天生是孤独的,虽然社会神经学的研究表明个体神经机能可以传递一些情绪,但是距离人们期望的情绪传递效果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人们发出的情绪和别人接收到的情绪很不对称。
在人类文化因素的影响下,人们的情绪变得十分复杂,人类自然进化而来的古老神经系统更是难以捕捉这些复杂情绪。这时需要人们有意识的表达情绪,而表达情绪首先需要具有对情绪的自我意识能力,然后还需要别人能够看得懂的表达,包括言语、表情、身体、行为等等。而对别人情绪的识别也同样是一件高难度的意识活动。
所有这些都为真情的传递设置了障碍。在此重重障碍之下,个体发出的真情能否被别人接收尚且不知,更何况能够赢得人心。
▍别人要的并不是你的真情
从现象最底层看,个体需要的是自身的内在需求得到满足,这一点和别人能够提供什么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而和别人是否具有真情没有任何直接的或必然的联系。所以,别人需要的不是你的真情,而是自身需求的满足,从根本上说,别人并不在乎你有没有真情。
真情是一个人内在情感需求的真实体现,因而它的价值倾向是单纯而透明的,在它引导下的行为是真诚而稳定的。它的意义在于它代表了一个人的态度,但也仅仅只代表了一种态度而已,在这种态度影响下的行为,是不是别人所需要的,就是另一回事了。
只懂得真情的人往往会碰壁,这是因为他只懂得自己的需求,而不懂别人的需求,因而在实际行动上完全不顾及别人的需求。这种行为的客观效应是多么自私。同时,它又像是一个行为上的盲人,只知道自己的世界,却不知道别人的世界,这种行为是多么愚蠢。当然,实际生活中不会出现只懂得自己真情而完全不懂别人需求的人,只是每个人懂的程度不同。
只懂得真情的人也有可能得到别人积极的回应,那就是他行为的客观效应正好满足了别人的需求,但这是需要运气的。
当然,实际生活中不会出现只懂得自己真情而完全不懂别人需求的人,只是每个人懂的程度不同。
▍人际互动行为的内在准则
别人需要的是自身的需求得到满足,那么,要想获得别人的积极回应,就应尽力去满足别人需求。在满足别人需求的同时满足自己的需求,或者说利用别人的需求满足自己的需求是我们在人际间获取价值的内在行为准则。
如果在满足别人需求的同时,自己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那么这种行为无法持续,当别人认知到这一点的时候,因为担心行为的持续性,也无法接受。
只有当自己需求和别人需求同时得到满足,并且这种满足的比例接近一比一的时候,行为才具有最好的持续性,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建立长久稳定的关系。这种满足的天平偏向任何一方,另一方都会对行为感到不耐烦。
在主动性对等的人际互动中,对方的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往往不是我们所思考的问题,一是因为大多数时候没必要,二是因为这是一件有难度的意识活动,并不一定是人们所能够做到的。在主动性不对等的人际互动中,这是主动一方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适当的“套路”符合人际互动的内在准则
“套路”即是为满足别人的需求而生的。套路的目的是通过满足别人需求满足自己的需求。
但是套路要适当,否则就会损害别人对需求的满足,成为令别人反感的东西。不适当的套路往往只是满足了别人浅层次的或短期的需求,而从更深层次或更长期来看,反而是损害了别人需求的满足,如果这种套路被别人认知,就会遭到厌弃。
受人欢迎的套路,是满足别人深层次和长期需求的,因而可以促成长期稳定的人际关系。
以上就是关于《唯有套路得人心(为什么套路会得人心)》的答疑相关内容,希望能够解决大家的疑惑,今天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有更多疑问,请移步至百科答疑。